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授课典案-导学设计

洪老师
洪老师 2022-3-6 07:23
阅读需:0

 

本节主要内容有:认识杠杆及其五要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了解不同形式的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杠杆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好这部分知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杠杆是一种重要的简单机械也是学习滑轮、轮轴等其他简单机械的基础。大部分学生对生活中的杠杆比较熟悉也很感兴趣;但对杠杆的“五要素”及杠杆的平衡条件还不清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把学生的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另外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节教材基本上是按照“具体→抽象→具体”的思路编写的。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跷跷板”开始提出问题让学生开放地思考找出最有价值的探究课题:怎样才能使跷跷板成水平平衡状态?然后引导学生对“跷跷板”进行简化利用木尺和钩码分别代替跷跷板和人进行探究通过分析论证得出:木尺的水平平衡由两边力的大小和两力到支点的距离两个因素决定。在此基础上引出杠杆的概念并介绍支点、力臂、平衡等名词。紧接着引导学生把实验探究得出的初步结论升华为科学规律——杠杆的平衡条件。然后通过“例题”巩固探究所得的结论从理性上认识跷跷板的奥秘。接着让学生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讨论:什么样的杠杆能省力?什么样的杠杆费力?什么样的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再通过“活动2”认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杠杆是如何工作的工作时有什么特点。最后介绍人体和高新科技中的杠杆让学生既感到好奇又能认识到杠杆应用的广泛性。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根据实物画出杠杆的示意图。

  2.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初步领会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物理知识是有用的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重点: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这是一个较完整的实验探究由于学生已有了一定的探究经验教师不必做过多的提示更不要包办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完成探究过程。该探究可突出“进行实验”、“分析论证”两个要素在进行实验时提醒小组内同学密切合作防止杠杆翻倒和钩码脱落。

难点:杠杆力臂的画法。建议利用教材中例子抽象杠杆特征时画出每个例子的杠杆示意图强调力臂的作图步骤在第一课时不要花过多时间进行纠正可添加一节习题课专讲专练杠杆力臂作图。

  探究课题:杠杆的平衡条件。

    探究步骤:(1)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2)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记下杠杆两端各自的钩码重力(即拉力F1F2)和对应的力臂L1L2

 (3)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再做两次实验记下对应数据。

 分析论证: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从物理意义角度来考虑排除两个不同的物理量的加、减运算因为即使最终数值相等其结果也没有任何的意义)

 得出结论:F1L1F2L2

 引申操作:保持一侧钩码数量和位置不变在钩码同侧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水平平衡然后再将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使杠杆水平平衡观察两次测力计的示数有何不同?

 讨论交流:(1)实验前如何调节平衡螺母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调节方法:左倾右调右倾左调)

 (2)为什么杠杆一定要在水平位置平衡?( A:使用前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是为了排除杠杆自重对其平衡的影响;B:实验过程中移动钩码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是为了便于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数值)

 (3)为什么要进行多次实验?(因为一次实验数据具有偶然性所以要做多次实验从而分析归纳出普遍规律)

  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如用多媒体展示: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时利用简单机械搬动巨大石块;我国古代利用桔槔在井上汲水;在现代建筑工地上人们利用挖土机、起重机、吊车、钳子等工具进行劳动……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通过这些实例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导入新课。

  也可以通过小实验引入。例如自制“蜡烛跷跷板”:①把蜡烛底端的蜡刮掉一些让它像顶端一样露出烛芯。②把缝衣针从蜡烛中部穿过露出的针头、针尾架在两只杯子的边缘上。③用薄铁皮(或塑料板)剪成两个小人儿用腿间的尖头插立在蜡烛上两个小人儿的位置到缝衣针的距离相等。调试蜡烛使它平衡。这就做成了一个蜡烛跷跷板。④点燃蜡烛两头熔化的蜡就会一滴一滴地不断滴下来。滴下蜡油的一端会向上翘一些蜡烛两端会交替上下晃动跟跷跷板一样。这个实验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还可以通过小游戏引入例如进行“拔钉比赛”:出示两个相同的铁钉和木板教师用羊角锤把铁钉钉入木板邀请男、女两个学生上讲台男同学试着用手拔钉子(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别弄伤了手)女同学用羊角锤拔钉子结果女生赢了。女生为什么会取胜?这个工具起什么作用?这节课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实验探究、交流讨论、阅读。      

备课

资料

Word版电子教案、匹配的课件见光盘教学参考资源文件夹之本节相应内容

 

典案         导学设计

学点1 认识杠杆

问题1:杠杆的概念

现象观察:如图651所示。651

思考1:跷跷板有什么特点?

回答:跷跷板能绕固定点__转动__

总结:物理学中把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直棒或曲棒)叫做__杠杆__

思考2:图中跷跷板保持水平时大人和小朋友坐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回答:大人离固定点较____小朋友离固定点较____

问题2 杠杆的五要素

事例展示:如图652所示。

652

总结: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图中O)叫做__支点__;使杠杆转动的力F1叫做__动力__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叫做__阻力__;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叫做__动力臂__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叫做__阻力臂__

学点2 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探究: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展示:如图653所示653

思考1:怎样才叫杠杆平衡?

回答: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处于__静止__状态叫做杠杆平衡。

思考2:实验前如何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

回答: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并按“左倾______调、右倾____调”的原理进行调节。

思考3:实验时为什么要保持杠杆水平平衡?

回答:杠杆保持水平平衡时动力臂和阻力臂都在__杠杆__便于测量。

实验过程:将杠杆调平后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上数量不同的钩码F1F2表示钩码的拉力L1L2表示钩码离悬挂点O的距离。改变钩码数量和它们离开O点的距离使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

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

8

2

4

2

2

8

1

16

3

2

12

3

8

 

数据分析:①F1L11 N×8 cm8 N·cmF2L22 N×4 cm8 N·cm__F1L1F2L2__;②F1L12 N×8 cm16 N·cmF2L21 N×16 cm16 N·cmF1L1F2L2;③F1L12 N×12 cm24 N·cmF2L23 N×8 cm24 N·cm__F1L1F2L2__

总结归纳:杠杆平衡时杠杆的动力乘动力臂__等于__阻力乘阻力臂即杠杆的动力臂L1是阻力臂L2的几倍杠杆的动力F1就是阻力F2__几分之一__。这就是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拓展:(1)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使得出的结论更具有__普遍性__

(2)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当动力臂__大于__阻力臂时动力较小杠杆____力;当动力臂__小于__阻力臂时动力较大杠杆____力;当动力臂__等于__阻力臂时动力与阻力相等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学点3 杠杆的作用

问题1:杠杆的分类

事例观察:如图654所示。654

思考:三种剪刀有什么特点?

总结:铁皮剪刀手柄长动力臂____使用时__省力__为省力杠杆;理发剪刀手柄短动力臂____使用时__费力__为费力杠杆;普通剪刀手柄和刀口长短差不多动力臂与阻力臂相差不多使用时__既不省力也不费力__为等臂杠杆。

问题2:杠杆的应用

事例观察:如图655所示

655

思考1:图中哪些杠杆省力哪些杠杆费力哪些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回答:__撬棒、开酒瓶的起子、铡刀和手动抽水机__是省力杠杆__缝纫机踏脚板__是费力杠杆__托盘天平__是等臂杠杆。

思考2:使用这三类杠杆有什么好处?

回答:省力杠杆可以________距离;费力杠杆虽然____但可以____距离;等臂杠杆__既不省力也不费力__且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相关标签:
评论
  • 消灭零回复